2006年德国世界杯小组赛最后一轮,意大利对阵捷克的比赛,注定成为菲利普·因扎吉职业生涯中最闪耀的瞬间之一。彼时的意大利队深陷“电话门”丑闻阴影,而因扎吉本人也因伤病和年龄问题饱受质疑。但这位33岁的老将用一粒教科书般的单刀进球,向世界宣告了“超级皮波”的回归。
“当我接到皮尔洛长传的那一刻,脑子里只有球门——这就是射手的本能。”因扎吉赛后说道。
比赛第87分钟,比分仍是1-0(意大利领先),捷克队大举压上试图扳平。此时皮尔洛后场一记60米精准长传,因扎吉如幽灵般反越位成功,面对出击的切赫轻巧挑射破门。这个进球彻底杀死比赛悬念,也展现了因扎吉标志性的特点:
这粒进球背后藏着更深的意味。里皮原本更信任托尼和吉拉迪诺,因扎吉只是第三选择。但小组赛前两轮锋线乏力,老将临危受命。赛后《米兰体育报》头版标题写道:“因扎吉让质疑者闭嘴”——他用行动证明,年龄从不是定义伟大的标准。
有趣的是,这场胜利还埋下伏笔:意大利最终夺冠的7场比赛里,因扎吉是唯一每场都获得出场机会的前锋。虽然再未进球,但他对澳大利亚队的造点、对德国队的牵制作用,都成为蓝衣军团登顶的隐形推手。
数据补充:因扎吉该届世界杯仅3次射门即收获进球,效率冠绝全队。他的世界杯首球也是意大利队史第1200粒正式比赛进球。